"京繡",又名"宮廷繡"或"宮繡",其歷史可追溯到唐代。
京繡的歷史淵源
《契丹國志》中記載,當時的燕京"錦繡組綺、精絕天下",而"宮廷繡"就是因遼在燕京設立繡院而誕生的,主要是為供奉宮廷、帝王、侯爵服飾之用。明代以后,"宮廷繡"的針法、技藝、用工、用料、紋樣圖式等特點更加鮮明,刺繡人員日趨擴大。到了清代"宮廷繡"更為興旺,特別是光緒年間更是名揚海內外,被譽為"宮繡"。在清代,由于"宮繡"藝術的影響不斷擴大,京城民間亦紛紛效仿。清末期北京涌現了許多家"繡坊",傳承了"宮廷繡"的一些特點和針法,使得圖案內容更加民俗化、與生活更加貼近,后人皆稱為"京繡",并列為清代四小名繡之首(京繡、魯繡、汴繡、甌繡)。
始建于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的古易州,迄今已有1400余年歷史,境內山川俊秀、人杰地靈、星羅其布著燕下都遺址、招賢黃金臺、紫荊關長城,清皇家陵園更有歷代皇家專寵的“京繡”,為易州大地一顆璀璨的明珠,京繡純手工繡制,歷代相傳發展至今籍千年歷史低蘊,推出京繡之精品系列。該系列“集天地之靈氣,匯日月之精華,在原手工制作的基礎上,工藝更臻精湛,流程更趨復雜,融歷史與現代與一體,具有很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京繡的大特點是繡線配色鮮艷,其色彩與瓷器中的粉彩、琺瑯色相近. 京繡以雅潔、精細、圖案秀麗、針法靈活、繡工精巧、形象逼真為主要特征。京繡的用料非常考究,其選料精當貴重,豪華富麗,不惜工本。京繡以在絲綢上織繡為其獨到之處。代表性的京繡作品中,一針一線都滲透出帝王親貴的傾天權勢。
京繡的傳承意義
作為一種瀕臨失傳的傳統宮廷手工藝,"京繡"面臨著保護和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京繡這種傳統手工技藝承載著民族的文化遺產,凝聚著華夏兒女的智慧,現故宮博物院保存了一批在制作上不惜工本,極力追求珍貴奢華的刺繡精品。由于絲質文物本身所具有的嬌弱特性,展出受溫度、濕度、光照、粉塵等環境的制約很大,特別是紫外線對絲質品損害較大,因此博物院對絲質繡品展覽原物較少,盡量展覽復制品,因此博物院在復原文物歷史場景工作中,復制絲質品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因為要達到原狀水平,絕不是簡單的臨摹工藝。
京繡有三點極為突出:
一、具有獨特的地位,有些紋樣在其他繡種中是不準許使用的,如龍袍上的十二章紋樣和五爪金龍紋只有皇帝才能用(四爪為蟒,用錯有篡位之嫌)。
二、圖案題材廣泛:山水花鳥、龍鳳圖案、飛禽走獸、吉祥八寶等,在運用上更講求寓意的吉祥,處處有著饒有趣味的“口彩”,所謂“圖必有意,紋必吉祥”。
三、宮廷藝術風格濃厚、裝飾華麗、材料名貴,有的繡品關鍵部位綴瑪瑙、翡翠等寶石。京繡主要用于京戲、古裝、影視劇的劇裝,特別是傳統京劇服裝80%有繡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