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平,女,1953年生于揚州,2014年度年度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典型人物,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刺繡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非物質文化代表性傳承人,揚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擅長仿古山水繡,水墨寫意繡的設計和制作。71年師從揚州著名刺繡藝術家陳淑儀先生。
從事刺繡工作四十年多來,刻苦專研業務,探索創新,積累了豐富的刺繡制作經驗,研究總結了一套仿古山水繡和水墨寫意繡的針法技藝。由于長期生活在有著藝術氛圍的家庭,同時受揚州深厚傳統文化和揚州八怪書畫藝術的熏陶,刺繡作品追隨中國畫的筆墨情趣,潛心研究中國畫的文化內涵,具體表現形態不同于其他繡種,特點主要是:
在刺繡創作水墨寫意繡前強調讀懂畫稿,深刻領悟原作的創作意圖、時代背景、繪畫風格、深層意蘊,甚至要去研究作者的個人經歷,思想傾向,這樣才能深刻理解原作精神。在刺繡創作過程中追隨中國畫的筆墨情趣,文化內涵,及用筆的運力、虛實關系、墨色中斷而筆不到意到淋漓盡致的表現中國畫的筆墨神韻,包括印章的金石韻味的表現。
揚州寫意繡素以劈絲精細、針法縝密、色彩豐富、清新雅致著稱,特別強調繡師的悟性,將技藝與感悟糅合在一起,,對針法的運用一般采用散套、虛針、長短針、虛實針、點滴針及接針的靈活運用,關鍵在于理解畫意基礎上靈活運用其針法尤為重要,根據畫面要求做到靈活多變,強調針法靈活運用,做工精細,勾勒嚴謹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中國畫虛、實、濃、淡的水墨韻味,用刺繡的針法語言完美的表現了中國畫的筆墨情趣與意境。
除了在“仿真”上下功夫外,注重研究光線與色彩變化的關系,巧妙地運用絲理轉折變化所產生的感光效果,彰顯刺繡的特點。
繡制墨色的氤氳與宣紙的交融形成的瀟灑俊秀的筆墨神韻,采用層層暈染的手法,虛實處理得當,著力表現其行筆的酣暢,多層多次的運染,由疏致密,有粗到細,漸虛漸遠賦予水墨畫的別樣靈動感,增強原作的藝術感染力。所繡作品蘊含著中國畫的文人氣息,充分體現刺繡針法美與絲線美的質感與特點,彰顯刺繡藝術的獨特性,是任何姐妹藝術都無法替代的,使作品既忠實于原畫精神又不同于繪畫藝術的獨特魅力,先后創新發展了詩請畫意的仿古山水雙面繡和神韻天然的水墨寫意繡。
工藝美術事業,尤其是刺繡行業有一段時間處于低迷階段,我帶領一批下崗的師姐妹們守住寂寞的“揚繡”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繼續傳承刺繡工藝事業,親自帶出了眾多刺繡專業人員,培養出一批刺繡新秀,對她們在繡制高精作品的關鍵技術問題上及時進行指導,繡制的刺繡作品獲得國家級獎項,為“揚繡”繼承、發展作了貢獻。
2008年以來致力于揚州水墨寫意繡和仿古山水繡的傳承與創新,創作出《蓬萊仙境》、及《九成宮》、《草菊圖》、《鳳仙花》、《海嶠春華》、《云舒浪卷》、《魚鷹》、《行旅圖》、《九知圖》、《雞履圖》等一批作品,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等多項大獎,得到業內外專家高度贊揚,在揚州刺繡行業起到領軍作用。帶領團隊對提高揚州刺繡在全國的知名度,以及對揚州刺繡品牌創建起到積極的作用。將揚州刺繡的技藝水平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度,把常見的民間工藝推向了高藝術、高欣賞的藝術平臺,讓后人對刺繡的研究、傳承、發展開拓了良性空間,為“揚繡”的繼承和發展做出貢獻,在全國繡壇贏得了榮譽和地位。
憑著對刺繡事業的熱愛與執著追求,秉承著發揚“揚繡”傳統技藝的信念,多年來堅持創業,從當年的手工作坊已發展成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揚州刺繡”知名工作室。